闭阁自责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。同“闭阁思过”。
出处《汉书何并传》:“诩(严诩)本以孝行为官,谓掾史为师友,有过辄闭阁自责,终不大言。”
例子民有争诉者,辄闭阁自责,然后断其讼,以道譬之。《后汉书 吴祐传》
基础信息
拼音bì gé zì zé
注音ㄅ一ˋ ㄍㄜˊ ㄗˋ ㄗㄜˊ
繁体閉閣自責
感情闭阁自责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有过失的人的反省。
近义词闭阁思过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一丝不苟(意思解释)
- 壮气吞牛(意思解释)
- 豆萁燃豆(意思解释)
- 干干脆脆(意思解释)
- 习非成是(意思解释)
- 一时一刻(意思解释)
- 不二法门(意思解释)
- 外圆内方(意思解释)
- 用心良苦(意思解释)
- 损人不利己(意思解释)
- 止沸益薪(意思解释)
- 纷乱如麻(意思解释)
- 主明臣直(意思解释)
- 雨散风流(意思解释)
- 黄耳传书(意思解释)
- 异宝奇珍(意思解释)
- 室迩人遥(意思解释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释)
- 散带衡门(意思解释)
- 知往鉴今(意思解释)
- 身败名裂(意思解释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释)
- 过门不入(意思解释)
- 意料之外(意思解释)
- 天作之合(意思解释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释)
- 似曾相识(意思解释)
- 一览无余(意思解释)
- 河山之德(意思解释)
- 纷红骇绿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天王老子 | 比喻至尊至贵、最有权威的人。 |
卑谄足恭 | 卑:低下;谄:巴结奉承;足:音“巨”,过分;恭:恭顺。低声下气,阿谀逢迎,过分恭顺,取媚于人。 |
假公济私 | 假:借;济:补益;助。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。 |
气充志骄 | 谓心满意得,骄傲自大。 |
明知故问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;却还要故意问别人。 |
昂首挺胸 | 昂:仰;抬起;挺胸:挺起胸膛。仰着头;挺起胸膛。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。 |
视微知着 | 看到细微迹象,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。 |
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 | 眼红:激怒的样子。仇敌碰在一起,彼此更加激怒。 |
连编累牍 | 牍:古代写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长。 |
玉卮无当 | 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当:底。玉杯没有底。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。 |
暴取豪夺 | 豪:强横。用暴力劫夺。 |
花言巧语 |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;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。 |
雨散风流 | 比喻离散。 |
青云直上 | 青云:指青天。直线上升;向高空飞腾直上。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。 |
作贼心虚 | 虚:怕。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百步穿杨 | 百步:一百步以外;杨:指杨树的叶子。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。形容射箭技巧娴熟。 |
赴汤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汤:开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奋不顾身;不避艰险。 |
量能授官 |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 |
离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见 |
爱毛反裘 | 古时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视根本,轻重倒置。 |
无影无踪 | 踪:踪迹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岁寒三友 | 松、竹经冬不凋,梅花耐寒开放,因此有“岁寒三友”之称。 |
连车平斗 | 形容冗员很多。 |
拆东墙补西墙 | 拆倒东边的墙,以修补西边的墙。比喻临时勉强应付。亦比喻临时救急,不是根本办法。 |
小巫见大巫 | 巫: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。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,法术无可施展。后比喻相形之下,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。 |
随俗雅化 |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。 |
井中视星 | 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。比喻眼光短浅,见识狭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