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灯蛾扑火 |
比喻自己找死。 |
初生之犊不畏虎 |
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,无所畏惧。 |
拨云见日 |
拨开乌云见到太阳。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。也比喻疑团消除,心里顿时明白。 |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 |
阋:争吵;墙:门屏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。 |
弦外之响 |
比喻言外之意。 |
紫陌红尘 |
紫陌:京城的道路;红尘:尘埃。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,尘土飞扬。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。 |
乌合之众 |
合:聚合;众;许多人。比喻临时杂凑的、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。 |
夜深人静 |
深夜没有人声;非常寂静。 |
如法炮制 |
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。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。 |
慌里慌张 |
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。 |
牝鸡司晨 |
牝鸡:母鸡;司:掌管。比喻女人掌权当政。 |
火烛银花 |
犹火树银花。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。 |
信以为真 |
把假的当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饱食暖衣 |
吃的饱;穿的暖;生活富足;无忧无虑。 |
饭囊酒瓮 |
比喻只会吃饭喝酒,不会做事的人。 |
孝子贤孙 |
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孙。 |
黄耳传书 |
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。后比喻传递家信。 |
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 |
诸葛亮: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。比喻人多智广。 |
意兴索然 |
索然:全无,空尽。兴致全无。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。亦作“兴致索然”。 |
通今达古 |
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狼吞虎咽 |
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。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。 |
绵里藏针 |
绵絮里边藏着针。比喻外表温柔;内心尖刻厉害;也比喻柔中有刚。 |
生知安行 |
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。 |
奋起直追 |
奋:鸟类展翅起飞。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;振作起来;一股劲地赶上去。 |
雅俗共赏 |
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
虑周藻密 |
藻:辞藻,措辞。密:缜密。思路严谨,措词缜密。考虑周到,辞采细密。 |
屦及剑及 |
屦:鞋;及:赶上。形容人奋发兴起,行动果断迅速 |
以夷制夷 |
夷: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。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;使其相互冲突;削弱其力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