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军覆没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覆没:船翻沉。整个军队被消灭。比喻遭到彻底失败。
出处《旧唐书 李希烈传》:“官军皆为其所败,荆南节使张伯仪全军覆没。”
例子太监郭敬监军,诸将悉为所制,师无纪律,而宋濂朱冕全军覆没矣。(清 顾炎武《日知录》卷九)
基础信息
拼音quán jūn fù mò
注音ㄑㄨㄢˊ ㄐㄨㄣ ㄈㄨˋ ㄇㄛˋ
繁体全軍覆没
正音“没”,不能读作“méi”。
感情全军覆没是贬义词。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辨形“覆”,不能写作“复”。
辨析全军覆没和“片甲不存”都含有“全部被消灭”的意思。但全军覆没比“片甲不存”语义广;“片甲不存”含有夸张色彩;全军覆没没有。
谜语只子不剩
近义词一败涂地、落花流水
反义词旗开得胜、得胜回朝、凯旋而归
英语roll up horse and foot(The whole army is destroyed.)
俄语Войскá былн разбиты нáголову.
日语全軍(ぜんぐん)覆没する
法语armée complètement défaite,abattue à plate couture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自拔来归(意思解释)
- 斗方名士(意思解释)
- 盲人说象(意思解释)
- 患难与共(意思解释)
- 刻骨铭心(意思解释)
- 三人行,必有我师(意思解释)
- 连编累牍(意思解释)
- 兵荒马乱(意思解释)
- 饿虎吞羊(意思解释)
- 捞一把(意思解释)
- 唯物主义(意思解释)
- 多情善感(意思解释)
- 自食其果(意思解释)
- 万马奔腾(意思解释)
- 燕雀安知鸿鹄志(意思解释)
- 互通有无(意思解释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释)
- 茕茕孑立(意思解释)
- 进谗害贤(意思解释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释)
- 东施效颦(意思解释)
- 粉墨登场(意思解释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释)
- 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释)
- 离本趣末(意思解释)
- 刚愎自用(意思解释)
- 丰功伟绩(意思解释)
- 一览无余(意思解释)
- 妖魔鬼怪(意思解释)
- 母夜叉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使心用腹 | 用心思,使坏心眼。 |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 |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,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。 |
好说歹说 | 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。 |
响答影随 | 如应声和答、形影相随。比喻两者紧密相连。 |
隔靴搔痒 | 隔着靴子挠痒痒。原为禅宗用语;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;未能悟境触机。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;不中肯;不贴切;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;不解决问题。 |
亦复如是 | 复:又,再。也是这样。 |
戒骄戒躁 | 戒:警惕;防备;躁:性急;警惕骄傲;防备急躁。 |
自强不息 | 自觉地努力向上;永不停步。息:停止。 |
和风细雨 |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。本指自然现象;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。 |
言而无信 | 信:信用。说话不算数;没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目不转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转地盯着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时易世变 | 时代变迁,世事也不一样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现成完整的竹子。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。 |
唯物主义 |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,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,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。 |
止于至善 |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路无拾遗 | 见“路不拾遗”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义之臣,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;贞节的妇女,不再嫁第二个丈夫。指忠诚不二。 |
吃不了兜着走 |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。 |
民不畏死 | 畏:惧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气慨。 |
气象万千 | 气象:景象;万千:泛指极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。 |
夷为平地 | 夷:拉平,铲平。铲平使成一块平地。 |
走南闯北 |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闯荡。 |
骨肉之亲 |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亲;亲:亲爱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。 |
善游者溺 | 会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,因此而惹祸。 |
钻木取火 |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生公说法 | 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结缨伏剑 | 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