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笔不苟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不苟:不苟且。一笔一画都很认真;毫不马虎。
出处清 沈初《西清笔记 纪名迹》:“前后一笔不苟,功力如此,洵神技也。”
例子茅盾《无题》:“我的创作态度多幺严肃,我真是一笔不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ī bǐ bù gǒu
注音一 ㄅ一ˇ ㄅㄨˋ ㄍㄡˇ
繁体一筆不苟
正音“一”,不能读作“yì”。
感情一笔不苟是中性词。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十分认真。
辨形“苟”,不能写作“狗”、“句”。
近义词郑重其事、谨小慎微、一字千金
反义词粗心大意、草率从事、马虎了事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名士风流(意思解释)
- 踏破芒鞋没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(意思解释)
- 杀手锏(意思解释)
- 暴发户(意思解释)
- 歇斯底里(意思解释)
- 丑声远播(意思解释)
- 刻骨铭心(意思解释)
- 晓以大义(意思解释)
- 销声匿迹(意思解释)
- 孜孜以求(意思解释)
- 繁文缛节(意思解释)
- 一场空(意思解释)
- 诈奸不及(意思解释)
- 谠言直声(意思解释)
- 拔茅连茹(意思解释)
- 家无儋石(意思解释)
- 将夺固与(意思解释)
- 将功折罪(意思解释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释)
- 散言碎语(意思解释)
- 白云苍狗(意思解释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释)
- 时运亨通(意思解释)
- 坐以待毙(意思解释)
- 败德辱行(意思解释)
- 奋起直追(意思解释)
- 别有用心(意思解释)
- 壮心不已(意思解释)
- 逢人说项(意思解释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好说歹说 | 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。 |
苦中作乐 | 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。 |
畏缩不前 | 畏惧退缩,不敢前进。 |
失魂丧胆 | 形容极度恐慌。 |
五花大绑 |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,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。 |
日日夜夜 | 每天每夜。形容延续的时间长。 |
默不做声 | 默:沉默。沉默不说一句话 |
多谋善虑 | 谋:谋划,策划;虑:思考。富于智谋,又善于思考。 |
防患于未然 | 患:灾祸;未然:没有这样,指尚未形成。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。 |
恶衣恶食 | 恶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 |
自强不息 | 自觉地努力向上;永不停步。息:停止。 |
简明扼要 | 扼要:抓住要点。简单明了;抓住要点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现成完整的竹子。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。 |
庖丁解牛 | 庖丁:厨师。厨师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;技术纯熟神妙;做事得心应手。 |
唯物主义 |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,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,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。 |
东扶西倒 | 从这边扶起,却又倒向那边。比喻顾此失彼。也形容坏习气太多,纠正了这一点,那一点又冒头了。 |
百无一是 | 是:对的;正确的。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。 |
一场空 |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军;不暴露目标。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。 |
作贼心虚 | 虚:怕。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半夜三更 | 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 |
闲情逸致 | 逸:安闲;致:兴致。指毫无事物所累;轻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。 |
战战业业 | 戒慎畏惧貌。 |
公子哥儿 |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,不务正业的子弟。 |
绿林强盗 | 指山林的强盗。 |
双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。 |
了如指掌 | 了:了解;清楚。指掌:指手掌里的东西。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;给人看一样。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。 |
当头棒喝 |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