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同
词语解释
合同[ hé tong ]
⒈ 两人或几人之间、两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在办理某事时,为了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而订立的各自遵守的条文。
英agreement; contract;
引证解释
⒈ 各方执以为凭的契约、文书。
引《周礼·秋官·朝士》“凡有责者,有判书以治则听” 唐 贾公彦 疏:“云判,半分而合者,即质剂、傅别、分支合同,两家各得其一者也。”
元 无名氏 《合同文字》楔子:“一应家私财产,不曾分另,今立合同文书二纸,各执一纸为照。”
清 翟灏 《通俗编·货财》:“今人产业买卖,多于契背上作一手大字,而于字中央破之,谓之合同文契。商贾交易,则直言合同而不言契。其制度称谓,由来俱甚古矣。”
老舍 《二马》第五段五:“工人们已经和电影厂签了字,定了合同,没法再解约。”
⒉ 和合齐同;齐心协力。
引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流而不息,合同而化,而乐兴焉。”
孔颖达 疏:“言天地万物流动不息,会合齐同而变化者也。”
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上下合同,可以长久;中外若一,事无表里。”
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险固》:“王者博爱远施,外内合同。”
⒊ 结合;缔结。
引《再生缘》第四五回:“夫人难任千金意,少不得,这段良缘要合同。”
⒋ 谓志同道合。
引《商君书·赏刑》:“是父兄、昆弟、婚姻、合同者,皆曰:‘务之所加,存战而已矣。’”
朱师辙 解诂:“谓道合志同之士。”
《楚辞·东方朔<七谏·沉江>》:“贤俊慕而自附兮,日浸淫而合同。”
王逸 注:“四海并合,皆同志也。”
⒌ 犹会同。
引《红楼梦》第五五回:“王夫人 便命 探春 合同 李紈 裁处。”
国语辞典
合同[ hé tong ]
⒈ 双方各执以为凭据的契约。
引元·无名氏《合同文字·楔子》:「今立合同文书二纸,各收一纸为照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一五回》:「胡三公子约定三五日再请到家写立合同,央马二先生居间,然后打扫家里花园,以为丹室。」
近契约 协定
⒉ 齐心协力。
引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险固》:「王者博爱远施,外内合同。」
《史记·卷八七·李斯传》:「上下合同,可以长久。」
⒊ 会合、会同。
引《红楼梦·第五五回》:「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,未免逞纵了下人,王夫人便命探春合同李纨裁处。」
⒋ 相同。
引汉·赵岐〈孟子题辞〉:「旨意合同,若此者众。」
英语(business) contract, CL:個|个[ge4]
德语Vertrag (S, Rechtsw)
法语contrat
大家都在查的近义词
- 遍体鳞伤的近义词(biàn tǐ lín shāng)
- 沉寂的近义词(chén jì)
- 遥远的近义词(yáo yuǎn)
- 感化的近义词(gǎn huà)
- 顺便的近义词(shùn biàn)
- 义师的近义词(yì shī)
- 漏洞的近义词(lòu dòng)
- 叙述的近义词(xù shù)
- 欣欣向荣的近义词(xīn xīn xiàng róng)
- 枪毙的近义词(qiāng bì)
- 营业的近义词(yíng yè)
- 河边的近义词(hé biān)
- 会萃的近义词(huì cuì)
- 聪明的近义词(cōng míng)
- 安置的近义词(ān zhì)
- 手表的近义词(shǒu biǎo)
- 因而的近义词(yīn ér)
- 刮目相看的近义词(guā mù xiāng kàn)
- 替身的近义词(tì shēn)
- 掩藏的近义词(yǎn cáng)
- 防止的近义词(fáng zhǐ)
- 二月的近义词(èr yuè)
- 除去的近义词(chú qù)
- 安装的近义词(ān zhuāng)
- 美丽的近义词(měi lì)
-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
相关词语
- gǎn dòng感动
- dòu qí rán dòu豆萁燃豆
- wú shí wú kè无时无刻
- dà shǐ大史
- liáng mín良民
- xiǎo mìng ér小命儿
- xiào xī xī笑嘻嘻
- ōu yā吽呀
- jiào xué dà gāng教学大纲
- fēng chuī cǎo dòng风吹草动
- zī zī bù juàn孜孜不倦
- qíng shí情实
- gān huò干货
- pīng pāng乒乓
- mù shè目摄
- shuǐ zhǔn水准
- zhǔ rèn主任
- zhàn chē战车
- kàng tǐ抗体
- huì táng会堂
- jù xī据悉
- bù píng不平
- xī wàng希望
- mèi mèi妹妹